2008年4月2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八版:中国风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来浙专偷“海马”的贼帮落网羊城
寿勤超 钟利伟

  本报讯  仅凭自制的扳手、轿车钥匙等作案工具,两分钟便搞定一辆“海马”轿车。3月27日,诸暨警方经过近半年的侦查,成功端掉了这个集盗窃、销赃于一体的犯罪团伙。以河南籍犯罪嫌疑人曾凡义、安徽籍犯罪嫌疑人崔玉华等为主的盗窃机动车团伙,在诸暨、余姚等地疯狂作案10余起,盗窃“海马”轿车11辆,涉案价值高达近百万元。
  3月27日凌晨1点多,广州市北二环高架路出口,灯光昏暗,马路上一片寂静。高架出口处,十余名民警正全神贯注地注视着驶过来的每一辆轿车。这些民警是从诸暨赶来的。近期,在诸暨城区接二连三发生“海马”轿车盗窃案,为了缉捕这伙盗车贼,诸暨警方会同广州警方在嫌犯必经路口设下了3个伏击哨卡。
  凌晨2时许,一辆黄色“海马”轿车往出口处驶来,借着灯光,民警小柴看清楚正是一辆被窃车辆。小柴当即上前将车拦住,一举将两名嫌犯抓获归案。
  2007年10月份以来,诸暨市城区连续发生“海马”轿车被盗案。仅3个月时间,城区就有4辆车被盗,总价值近50万元。
  于是,警方立即组成专案组进行调查。经调查发现,作案者目标主要针对未安装防盗报警装置的轿车,用自制的专用工具打开车门。专案组决定从被盗车走向入手,展开侦查。根据治安监控录像显示,被盗车辆经过了杭金衢高速公路诸暨收费站。据收费站工作人员小张回忆,今年2月21日凌晨,他曾发现一辆车身喷有地板广告的黄色“海马”轿车经过收费站。获此线索后,侦查员一路追踪,最后查到该车开往广州方向。
  紧接着,河南人曾凡义、安徽人崔玉华进入了警方的视线。根据调查获取的线索,3月25日下午,专案组民警赶赴广州。经两地民警联手侦查,3月27日凌晨,警方终于将嫌犯擒获。
  41岁的崔玉华好吃懒做,去年年初,他因琐事和家人发生争吵后,来到广州。在一个老乡的租房内,他结识了河南籍盗车犯罪嫌疑人高某(在逃)。在高某的怂恿下,两人一起窜到慈溪盗车。后来因分赃不均而分道扬镳。一心想发财的崔玉华找到旧友曾凡义“共商大计”。
  去年7月中旬的一天,他们从广州坐车到余姚市周巷镇。当晚9时许,一辆停放在小区门口的“海马”车吸引了他们的目光。两人按照事先分工,由曾凡义望风,崔玉华用自制工具开锁,不到3分钟便打开了车门。就这样,他们又召集了同乡阿毛、老四等人,将“生意”越做越大。